巧婦難為無米之炊
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的意思是:即使是聰明能干的婦女,沒米也做不出飯來。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,很難做成。
這個俗語源自宋代陸游的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,其中說:“晏景初尚書,請僧住院,僧辭以窮陋不可為。景初曰:‘高才固易耳。’僧曰:‘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?’景初曰:‘有面則拙婦亦辦矣。’”。原文為“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”,在生活中人們逐漸將其演變成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。
宋朝有一位官員,名叫晏景初,打算請一位和尚當(dāng)寺院主持。這位和尚是非常耿直的人,不會阿諛奉承、溜須拍馬,就婉言謝絕道:“您知道,這個廟實在是太小,不比富裕的大廟,房子也不寬敞,又比較破舊,即使當(dāng)上主持,也沒什么意思。”晏景初道:“你是個很有辦法的人,肯定會想出一個好辦法,讓這個廟的香火興盛起來。”方丈無奈地說:“沒有面粉,巧媳婦怎么能做出湯餅呀?”最終還是沒有答應(yīng)。晏景初沒辦法,生氣地說:“有面粉的話,那么笨媳婦也能做出湯餅。”
吃不了兜著走
“吃不了兜著走”的原意是
說吃不完的東西,用兜兜著帶走的意思。比喻受不了或擔(dān)當(dāng)不起,最后下不了臺,無法交代。這個俗語流傳開后,它的意思發(fā)生了很大的改變,帶有警告、威脅的語氣,其意即指:“出了問題,要承擔(dān)一切后果。”或“以后有你好看的。”
這個俗語出自明代蘭陵笑笑生的《金瓶梅詞話》,在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十三回里有:“我教你吃不了包著走。”后來,“吃不了包著走”,逐漸演變成“吃不了兜著走”。
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:古時候,黃河邊上有個潘老漢,他靠賣包子為生,他做的包子餡大皮薄,味道鮮美,大家都愛吃,爭相來買。有些過路人覺得好吃,就想帶走幾個,但沒有包裹,不方便攜帶。潘老漢就買了些白布,做成小布袋,為客人提供方便。從此,他賣包子的生意更加紅火了。
潘老漢去世后,他的兒子接過了包子鋪,繼續(xù)賣包子。潘老漢的兒子是個不誠信的人,偷工減料,做的包子質(zhì)量越來越差,生意越來越不好。一有人來吃包子,他就勸人多買幾個??腿苏f:“我吃不了??!”他說:“吃不了,兜著走嘛!”漸漸地,沒有人再去吃他的包子了,包子鋪也關(guān)門了。然而,“吃不了,兜著走”這句話卻傳開了?! 。▌⑿駨堨o)
關(guān)注公眾號:曲周縣信息網(wǎng)
曲周人自己的信息網(wǎng) 無需注冊免費發(fā)廣告
招工求職 出租求租 商家打折 二手交易
拼車信息 便民電話 曲周的事 公益活動
聯(lián)系電話:0310-8811178
微信客服:qzxx003 QQ客服:36362462
辦公地址:光明街北段企之廣場北行20米路西